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位在台南安南區,簡稱臺史博、台史博,佔地20公頃,展示內容著重在臺灣歷史,包括多民族長時間與臺灣自然環境互動的歷史。另外也包括臺灣對外關係、臺灣各族群、以及現代化的臺灣等多項展覽主題。這次四樓展區,一共有【我走‧我尋:當代原住民族移動記事】、【聽˙見:聲音記憶】、【清_法_戰_爭:西仔反印象記】3大特展。本篇就會帶大家快速導覽,此次的觀展心得吧!
趁著2024年的暑假尾聲,特地帶Tobey來台南歷史博物館看特展,帶她來了解本土原住民的移動故事、各種聲音的記憶跟清法戰爭與台灣的淵源記事,最特別的是,都是由策展人全場解說,可以說收穫滿滿啊!
走!我們直接看展去 go~~
首先,來到第2特展室
❖展 名|我走‧我尋:當代原住民族移動記事特展
❖展 期|2024年8月13日至2025年3月16日
❖地 點|臺史博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2特展室
光是入場的這面主視覺牆,就非常有看頭,牆上共設計了7個宛如星座般的路徑圖,呼應著本展共有7段不同部落的移動故事,一閃一閃的星點,那條宛若隱隱流動的河流,就像部落走過的歷史軌跡···
策展人錢乃瑜女士,先帶我們導覽第一個移動的故事:「迴嘉德路-看見Tjailjaking賽嘉部落」,這是一個在日治時代由國家政策所推使的移動故事,講述著賽嘉部落如何形成?以及不同世代族人在這片土地的記憶。
入口處乃瑜還特別跟我們介紹這個「互動地圖」 ,因為此展共有7段故事,這個地圖也整合了這些故事地點,透過每個地點的聲音按鈕,輕壓下去,就可以聽到各個部落的母語發音,很是有趣,帶來孩子來,這個互動牆很受歡迎呢! (笑)
這個單元的展區是採用文物結合可愛的彩繪風,有提到當時載送貨物的牛車農具,跟地區很具代表性的作物,如:能製成鹹酸甜的「土芒果」、鳳梨 & 當地老人家常食用的零食「檳榔」。把農具搭上族人們印象中生動的勞動景象,一起呈現。
這個由三組不同部落人群所匯集的Tjailjaking賽嘉部落,有排灣族與魯凱族,經歷了4代的更迭跟融合,在這裡我們看到了,這些積極生活的族人們,那些童年的無憂無慮、青春的熱血奔放、更多的是部落共感的酸甜回憶。許許多多並肩風雨同路的時光,都化作一幅幅動人的畫面。
第二個移動的故事「憶鷺走來-看見Pailjus白鷺部落」,則是敘述因戰後國民政府的原住民保留地政策,Pailjus白鷺部落被迫移居至平地併村的故事。
正因為這些族人是被迫離開了世世代代祖先所居住的土地,即便遷村了,也無法帶走村中耆老對舊部落土地的深刻記憶。
展區中展示了一張由耆老親手繪製的巨型部落地圖,質樸得讓人動容。這幅地圖是用微微泛黃的月曆紙背面,拼接成四張,完整地呈現了排灣族文化中家屋的精髓。
上面不僅詳細記載當時每一戶的排列,更把每一間家屋的拼音也都記錄下來。更因為對舊部落的思念,展區內還有另一張手繪的直式地圖,佈滿了修改的痕跡,那是耆老們一次又一次地勾畫著記憶中聚落的土地紋理,這份地圖,帶著深厚的情感,將那些失落的故土,與當年的移動軌跡,再次重現,也藉由這份傳遞,希望讓後代知道自己來自何處,相信這份超有意義的記憶地圖,也將深深烙印在每一位白鷺部落的族人心中。
第3個移動的故事「都市裡的石板屋-從山中來的工藝師」,則是講述因經濟推力,所發生的遷徙故事。
乃瑜帶著我們,講述著關於1930年代屏東市,曾經存在一座由日本人打造,全臺第一個觀光性質的「原住民文化園區」,裏頭有著排灣族傳統石板屋「蕃屋」及「地方工藝紹介所」。
現場還有一間縮小比例原汁原味重現當年園區的Talaalibi模型,Talaalibi是魯凱語石板屋的意思,也正因為日本人打造了的這個「原住民文化園區」,吸引著魯凱族、排灣族各路雕刻好手紛紛進駐,也將原民工藝品有機會推上國際市場的第一線。
但要能進駐到園區的工藝師,都得是手藝超群又經過日治政府所認證的一等一好手,才有入園的資格,像下圖照片所介紹的作品主人,正是當年的雕刻巨擘-唐榮。
透過現場的數位牆,我們可以看到當時明信片和數百張遊客照片中,都出現了一位年約四、五歲,穿著原住民服飾的小女孩,與遊客合影留念。而這位小女孩,正是受邀進駐屏東石板屋的原住民工藝師唐榮的小女兒。如今,已是高齡老奶奶的她,回憶起當年的情景,依然非常高興。
當年,能夠進駐園區石板屋的工藝師是備受禮遇的,這讓身為後裔的她感到無比榮幸。更難忘的是,與她合影的遊客不僅有一般民眾,還有日本皇室成員,甚至是當時的巨星李香蘭也曾抱著她合影。這些回憶,對於那時的小女孩來說,是無比珍貴且有趣的片段。
現場的錄音牆按鈕,還可以聽到部落族人對當年屏東石板屋的回憶,生動地再現了那個時代的風貌。原本有人質疑這些族人是否受到日本人的打壓,被迫表演和拍照。但通過這次特展,也消除了我們對這段歷史可能存在的偏見呢!
第四個移動的故事:「都市奮鬥誌-從山裡來的Ngudradrekai魯凱人」,展示了三位從霧臺原鄉移居到都市打拼的族人故事。在這一區,我們看到了他們如何因應不同的工作,展現出堅韌的精神、融和的態度,以及互助的珍貴情誼。每一個故事都呈現了族人在都市中努力適應、發展並且持續前行的動人歷程。
這個展區以魯凱族華麗的傳統服飾為意象。
從華麗的族服出發,象徵族人們在褪下族服、走向都市後,展開了截然不同的人生。
單元中展示了各種勞動服飾,如清潔人員、九族文化村的舞台編舞老師、牧師等,象徵著身分的轉換,生動詮釋了三位離鄉族人主人公的心路歷程,展現出他們在都市中努力適應、尋求新生活的故事。
第五個移動的故事:「都市裡的排灣人-Vusam a kemasi kuabar我來自古華」,關於屏東古華部落族人遷徙至台南永康,展開他們在臺南奮鬥深根至今三代的故事。
這面意象牆展示了Kuabar到Tainang的遷移歷程,也就是從屏東古華部落到台南永康小古華部落的轉變。這如同一顆漂流的種子在台南郊區生根發芽,記錄了近半個世紀以來古華族人的生活遷移和文化變遷。他們在新環境中適應著新的語言、飲食、文化和生活習慣,展現了族人在不斷變遷中的堅韌和成長。
隨著族人在台南落地生根,他們逐漸發展出一種有別於傳統部落的聚落型態和生活方式。在台南古城中的三合院(族人稱之為天安門),成為小古華聚落族人情感寄託和承載的空間。從特展資訊中可以看到,即使已經在永康生活近五十年,古華聚落族人們仍通過親族關係和教會組織形成的網絡,實踐著根源於排灣族文化和倫理觀的生命力。
第六個移動的故事:「初醒之地-找回Sapediq射不力的故事」。這是一個關於探尋身份的故事,一位部落青年憑藉著耆老對山徑的記憶,從Tjacekes⮕Tjaljunai=上丹路部落出發⮕女乃社的行腳之路,為的是找回失落的排灣射不力群身世今昔之謎,讓原本模糊的認同有了重新連結的可能。
這個展區最珍貴的就是這本由丹路社區發展協會洪懷生理事長,親手繪圖、書寫的踏查筆記。
展區是以啟動「互動多媒體地圖」方式來呈現。從畫面中讓觀影者好像跟著走一遍,這趟從迷霧中,拼湊出的解謎之路呀!
正本放在玻璃罩中,乃瑜手中翻閱給大家看的是複製本(但內容是一模一樣的),所以這本大家是可以放心翻閱的。
而下面這份完整地圖,就是把踏查隊的紀錄筆記,一段一段給拼湊起來,製成一份完整平面路徑,把整個射不力失散的脈絡給拼湊起來。
這個展區我覺得最用心的部分,就是策展團隊把這個路徑化成多媒體,讓觀眾好像進入遊戲畫面般,從一團迷霧中漸漸明朗,親自感受到路線推進的歷程。👍
第七個移動的故事【拉阿魯哇的正名】,講述了拉阿魯哇族人﹙Hla’alua)爭取身份正名的歷程。過去,拉阿魯哇族曾被政府錯誤地歸類為鄒族的一支,並與卡那卡那富族合稱為「南鄒」。中華民國政府在2014年6月26日,正式承認拉阿魯哇族為台灣原住民族的第15族。在這個展區裡,可以看到拉阿魯哇的文化文物、遷徙地圖,以及有趣的母語地名故事。
來這裡不僅能看到拉阿魯哇族人的文化故事,還有族人獨有的聖貝祭畫面喔!
啊!對了 差點忘記分享,底下這張傳統建築的模型,聽策展人說,現場這個模型只有做前後門,但更精準的傳統房舍,其實左右也有開門,只不過人是走前後門,左右開的兩道門是給祖靈走的(還真是有趣呢!),果然有聽導覽,看展收穫更多啊!
在展覽的尾聲,還有個設計的亮點, Tobey跟我妹在玩什麼呢?原來這是一個互動牆呢!
牆面邀請大家拉啟色線共作自己的移動路徑作為結尾,記憶屬於自己走過的路。
在看過這麼多個移動故事後,那我們自己的呢? 我們又為了甚麼而移動?移動的心情是如何?
策展人歡迎大家用不同顏色的線,綁上自己移動的軌跡,留下自己的移動故事。真的是最棒的Ending呢!
接下來的展區跟剛剛的很不一樣,這是一個屬於「聽」的特展。一個透過聲音講述故事的空間,隨著各種聲音的流動,帶領我們重新找回那些曾被忽略的過往,以及那些深藏於生活中有意義的點滴。聲音在這裡成為引路者,低語著歲月的故事,喚醒記憶的共鳴···
展名|聽˙見:聲音記憶特展
地點|展示教育大樓4樓 第1特展室
日期|2024.8.7-2025.2.2
一進到展覽空間,發現 !!! 哇好空曠啊~~ 偌大空間只有3個垂吊的騰空框框
沒錯!這正是策展人的用心,入口處先盡量淨空,越少東西越好,就是要讓大家先調整,走進這裡用聽的,不是大家所習慣用看的。
而這3個大框框的正上方,都懸掛個大音箱,播放著屬於「日常生活」、「信仰儀式」、「旅行移動」相關的聲音。
像是走進「日常生活」的框框裡,就會聽到「來唷~好吃欸土窯雞又擱來囉~土窯雞有四物雞、茄苳蒜頭雞…」這些熟悉的聲音,重新喚醒了我們小時候的記憶,聽到真的很有共鳴,兩姊妹都相視微笑呢!
下一面聲音牆,帶領著我們來聽聽都市的聲音,大家熟悉的台北車站,也是有各種聲音的組合呢!例如像地下街、二樓餐廳、車站外的各個街道的聲音,這些聲音的組成,構成了你我記憶中的臺北車站。
再轉角過去,我們進到另一個聲音萬花筒世界,這裡有著更萬象包羅的聲音,等著我們去探索!
策展人先帶領著大家來聽聽,這場影響全世界,影響台灣長達3年多的COVID-19之聲。
大家都很好奇?什麼是COVID-19的聲音???
喔~原來,在每個信箱裡,都藏著一張來自世界各地關於COVID-19的明信片。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策展人拿起的一張照片,上面是一位印度西孟加拉邦的志願者,騎著腳踏車,逐家逐戶送去食物、藥品和口罩。我仿佛能聽見那「鈴鈴~鈴鈴~鈴鈴~」的腳踏車聲,彷彿穿越時空,帶著希望的呼喚聲。
在當時醫藥物資匱乏的情況下,那鈴聲不僅僅是腳踏車的聲音,更是一聲聲帶著希望與生機的救命之音。
在信箱的對面,還有著藝術家喬治爾斯‧瓦魯索斯(Georgios Varoutsos)的聲音紀錄裝置。這些聲音是在2020年至2022年間,於北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城所捕捉的。瓦魯索斯細緻地捕捉了COVID-19疫情下,各個城市封鎖階段的聲音變遷——從封鎖初期,到後來階段的微妙變化,直至解封時那久違的喧囂。
這些聲音仿佛是時間的足跡,彷彿能讓人聽見疫情期間城市的脈動與呼吸。每一段聲音,都是那段特殊時光的見證,讓人隨著音符的流轉,感受這些年中,那些城市裡漸變的節奏。
一轉頭,我看見Tobey正拿著話筒,專注地傾聽著……
原來,每個話筒也都傳遞著不同的「聲音」,引領大家探索那些被塵封的記憶與歷史。這些聲音,不僅是對過往的訴說,更是歷史在耳畔的低語,比起文字,更加直接、生動。
聲音,成為了我們與過去對話的橋樑,它輕柔地喚醒了那些曾經的時光,也讓我們感受到臺灣歷史與文化的豐厚與韌性。每一段聲音,都是一頁承載記憶的篇章,讓我們在聆聽中,與歷史更加親近。
展覽中我們還發現一個仙氣飄飄的圓環,走進一聽 發現!!! 有播歌ㄟ 但聽不太懂😅 策展人說這首是相當特別的臺灣褒歌《病子歌》。由知名的歌謠家梁松林(1890~1974)編唱,描繪老婆懷胎十月間的夫妻相處、鄰里親友的溫暖,及各種特別準備的食物。是跨時代的歌謠,真的相當特別,歡迎大家親臨聽聽看呢!
除了歌謠,展場內還能聽到台南特有的安平腔。坐在這區可以聽到一群1940到1970年代出生的安平人,娓娓道來他們的童年記憶,聽著那些帶著濃厚地方韻味的安平腔,感受他們對安平的情感、歸屬,以及家族傳承的線索。
在展場的幾個小角落,也都蘊藏著令人驚喜的聲音體驗。例如,大安森林公園的自然之聲,還有如圖所示的宜蘭南澳田園之聲。那清脆的蛙鳴、蟋蟀鳴叫和鳥鳴,如同一曲空靈的交響樂,直透心靈,讓人聽來格外舒適。
這些聲音彷彿在輕輕撫慰靈魂,宛如進行了一場心靈的SPA,讓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絲寧靜,沉浸於自然的美妙旋律中。
聊到大自然的聲音,就更不能錯過這段來自宜蘭太平山翠峰湖畔山徑的聲音。在這片蒼翠的山林中,靜心傾聽自然的脈動,感受自己與萬物之間的深刻連結。那悠然的風聲、鳥鳴交織成一首動人的樂章,彷彿在輕訴著臺灣這片土地上值得珍惜的自然寶藏。這是一段與自然對話的旅程,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絲平靜與共鳴。
展區中央的大屏幕上,還有著音藝術家范欽慧帶來了《東港迎王祭典—大音希聲的多重聆聽》,以野地錄音師的視角,捕捉東港迎王祭典中的獨特聲音,細膩展現不同時代下的聲音變遷與那些細微的關注焦點。
最特別的是,現場設置了一個宛如印尼卡拉OK小吃店的空間,觀眾真的可以投幣點歌!(這樣的創意真的給100分!)所有的曲目雖是我們不熟悉的印尼歌曲,但有動感的旋律,也有抒情的音符。這個展覽也用聲音去呼籲社會,多關注印尼移工在臺灣的生活,更希望透過這些聲音創作,讓觀眾在超越文字的範疇,從不熟悉的語言與樂曲中,感受到他們對於臺灣生活的期待,以及面對現實的吶喊。這些旋律,彷彿在陌生的異鄉中尋找著一絲共鳴,訴說著漂泊者心中的思念與希望。
觀後感:一進到這個屬於聲音的展覽世界,耳畔響起的聲音彷彿在訴說著熟悉的記憶。從城市的喧囂到觀光漁港的熱鬧,再到地方城鎮的日常景象,這些聲音不經意間引領我們漫遊臺灣的平原、山林、海洋、與濕地。帶我們越時空,感受不同地域與時代的聲音——無論是COVID-19疫情帶來的全球聲音變遷、安平人特有的鄉音辨識、百年祭典中的當代視野,抑或是移工透過聲音創作所表達的異鄉情懷,甚至寂靜中萬物的微妙共鳴。
這些聲音背後,隱藏著正在消逝、轉變,或悄然崛起的故事。每一道聲音都是一段故事的開端,是生命的註解。透過這些細膩而豐富的聲音,你將尋找到與它們之間的共鳴。面對這片土地正在改變的聲音,希望你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感動與共鳴。
最後 第三個展間,是關於清廷與法國戰爭,延燒到台灣的故事。
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····
1884年,清、法之間對越南主權發生爭奪,當年法軍想著多闢戰場,意圖讓清政府疲於奔命應付,故派兵也來攻打台灣,讓基隆、淡水、澎湖相繼陷入戰火。面對這場無端捲入的兵禍,臺灣人稱之為「西仔反」,意即「西仔(法蘭西)」造反來作亂。
策展人|張安理女士 告訴我們,取名【印象記】則是因為,戰爭的印象與感知,其實會隨著雙方的視角與立場而不盡相同,而這場展覽最特別的是會透過兩造的線索,例如法國軍官所留下來的攝影圖像、法軍戰場紀實與士兵家書、戰後法國相關的報刊、漫畫書籍、以及台灣的民間傳說、廟宇贈匾、義勇軍前仆後繼投入對抗等各類歷史材料,一起來探索以往我們所認知的清法戰爭,是不是有不同理解以及帶給我們的啟發?
策展人告訴我們,當年法軍攻打台灣,戰事進展非常不順,法軍在基隆和淡水屢次受挫,都被台灣人一一抵擋。原本打不下來,就打算圍島,結果全台面臨了一年多的全面商貿封鎖,但台灣居民依然過得好好的,法軍實在無法交代,故而轉攻澎湖。所以,澎湖相繼淪為戰場,這又是後話了。
聽到這裡讓我們很好奇?可以讓法軍想強攻,也攻不下來的台灣,當時兩造的軍備,是怎樣的水平?
現場有展示一款清朝的運輸艦模型,比對當年法軍的軍艦來看,其實跟本是相同的船型。
另外,再來看看雙方的槍枝實力,台灣除了有正規的清軍外,也有為數不少的本土徵召義勇軍,義勇軍部份多使用的是土製的火繩槍,但清軍的配備則是相當先進的李氏步槍、毛瑟槍等等,當時清廷為了跟法國打仗,還特地跟美國買了4000支M1879,它的槍射程約2000公尺至3900公尺,優於法軍所備配的M1878(射程約為2200公尺),且李氏步槍彈匣有8發子彈,法軍的M1878為單發的步槍,單以槍枝的軍備來比,清軍的武器比起法軍要強多了,而且其瞄準率跟殺傷力也都更好呢! (現場也有展示兩造的使用槍枝 )
底下還有展示當年法國軍官嘉諾 Eugène Germain Garnot所親繪的遠征地圖,非常詳細記錄兩軍在基隆的交鋒動態。現場還有張地圖是將這份手繪內容轉出,很清晰的標出,法軍當年所記載,台灣設置第一道防線&第二防線的位置。而從這份地圖也能發現一些線索,那就是法軍對台的戰事膠著,他們可以說在第二道防線,就整個被台灣義勇軍&清軍擋下來,沒有能再繼續前進,所以地圖也才會完全停滯在第二道防線的位置,沒能再繼續畫下去。更比對嘉諾軍官的戰爭後記,也記錄著法軍,當時的戰況慘烈「1884 年 10 月 8 日 被敵人割下的我們水兵的首級,給一群熱狂的群眾們,持往淡水市內歡呼遊行。」「僅僅在基隆的戰役裡,整個艦隊便葬送了四分之一的兵員。」可以說對嘉諾來說,這恐怕是一段相當痛苦的記憶吧。
而在台灣方面,對於這段法軍攻打台灣的歷史事件,也藉由許多民間傳說的形式保留下來,像是基隆獅球嶺平安宮內的巨幅交趾陶壁堵,活靈活現地刻畫著土地公助陣,力退法軍的故事。
而在布袋戲中所演的「阿火旦」即是指本土義勇軍的關鍵領袖之一張李成。據傳,張李成原本是個「梨園花旦」,但面對法軍壓境,他自願上陣殺敵。在戰場上,他口嚼檳榔、帶著一眾人馬使用「腳趾架槍」的特殊技術,打得對手落花流水。
淡水地區也有許多廟宇壁飾和匾額上,都刻印著觀音菩薩、媽祖、清水祖師與蘇府王爺助戰抗法的神話。這些信仰、人群網絡與戰爭記憶的交織,可以說是臺灣社會銘記這段歷史的獨特方式。
而其實當年從四面八方湧入的義勇軍,能非常有效地匯集北上抗敵,民間信仰其實發揮相當大的功用,像是策展人在跟大家介紹的集應廟「保儀尊王香路」,就提供了義勇軍們可以走哪條路北上抗敵的方便,中繼又能利用廟宇間補充物資,甚至提供義勇軍們的休息。
現場導覽的非常生動精彩,連Tobey都聽得很入迷呢!
在先前提到,法軍因無法攻克臺灣,轉而進攻澎湖。這張照片正是法國軍官薩勒(André Salles)在佔領澎湖後與當地居民合影的畫面,讓人感到驚訝的是,照片中竟呈現出一片和樂的場景。其原因是,法軍佔領澎湖的時間是1885年3月至7月間,而清法兩國的停戰協議則是在1885年4月初達成的。相比基隆和淡水的激烈戰事,澎湖較少遭受戰火的波及,因此當地居民對法軍的態度相對友善,也讓薩勒有更多機會按下快門,留下這些有別於硝煙戰爭的和諧歷史瞬間。
展覽現場,不僅可以看到法國士兵與家人之間互通的書信,那些報平安的簡短話語中,飽含著遠在異鄉的牽掛與思念;也能讀到一位父親哀悼兒子戰死在台灣的深切悲痛。牆上還有法國當地的插畫,諷刺提督久攻台灣不下的無能,筆觸間充滿了當時的社會情緒。
更有趣的是,你還能了解到法軍遠征台灣時,他們的飲食供應如何安排?從士兵隨身攜帶的物品,到他們在當地的補給情況,甚至是法軍如何與當地居民進行交易、採購所需物資。這些細節,都讓展覽充滿了豐富的生活氣息與歷史溫度,彷彿一幅幅鮮活的歷史畫卷在你眼前展開。
在展覽中,大家可以低頭細看櫥窗內展示的各種戰後出版的法國小說、漫畫冊及書籍,這些都與清法戰爭息息相關。此外,也建議抬頭看看上方的精彩布置——展覽將這些書籍中的精采內容放大,懸掛在空中,使整個空間更具吸引力。可以說,展覽處處充滿細節,絕對值得大家親臨現場欣賞。
在第三場展覽中,我比較感動的是,看到了台灣人的團結無畏,與本土意識的發展。因為當外敵的鐵蹄踏上這片海疆時,島上的義勇軍們可以說是毫不畏懼,應政府的號召,挺身而出,揚起武器,直奔戰場。在這場史詩般的抗爭中,林朝棠、張李成、姜紹基、王廷理、陳輝煌等幾位關鍵領袖,成為保家衛國的象徵。他們的勇氣與決心,宛如黑夜中的星辰,照亮了那個動蕩時期的台灣,展現了這片土地上不屈不撓的堅韌與希望。
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|營業資訊
地址:台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
營業時間:週二至週日 09:00 – 17:00(最後入場時間為 16:30)
休館日:週一(若適逢國定假日照常開放,翌日休館;農曆除夕及初一、政府公告之停止上班日,以及本館公告之休館日)
粉專: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
官網: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
<與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合作 >
嚴禁私自下載或重製文章內之圖片、影片或僅引述部份內容逕行轉載,
此乃侵權行為,本人將依法追究相關的法律責任
*-。-。-。-。-。-。-。--。-。-。-。-*
此外,我們也有專屬的粉絲專頁了🎉 快到「Ammi’s Choice」,和我們一起聊天互動吧!! : )